关注!社工视角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初探

孟从 李新伟 2017-11-28 10:22   中国社会工作杂志


近几年,随着家庭寄养模式的不断发展,养育过程中又出现了权责不清晰、跟踪不及时、监管不到位等深层次问题。

在很长一段时期内,孤残儿童院舍集中养育模式保障了他们的生活、教育,但随着社会变迁与时代进步,该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:一方面,无法使儿童与固定照料者紧密互动,不利于健康成长;另一方面,完全由国家财政供养,压力较大。2014年,《家庭寄养管理办法》的出台,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、缓解集中养育与孤残儿童全面发展的矛盾指明了道路。近几年,随着家庭寄养模式的不断发展,养育过程中又出现了权责不清晰、跟踪不及时、监管不到位等深层次问题。

家庭寄养模式的意义

家庭寄养模式有利于孤残儿童健康成长。一是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个别化照顾、父母疼爱,其个人需求得到及时满足,个体发展能够得到足够关注;二是在正常家庭成长环境中有利于孤残儿童建立依恋关系,从而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社会化过程的顺利实现;三是家庭环境是开放的,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,扮演真实的社会角色,促进有效互动和社会交往,有利于语言、情感、认知、思维发展;四是轻度残疾的儿童还可以参与适度家务劳动,有利于身体康复和自理能力提升。

家庭寄养模式有利于减轻儿童福利机构财政压力、破除发展瓶颈。一是家庭寄养不仅使孤残儿童得到了较好的照顾和发展,还使政府和机构节约了基本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的投资,减轻了因社会弃婴不断增多而导致的财政压力;二是将部分儿童安置到社会家庭中进行养育,将有限的国家财政支出用于院内孤残儿童,可以提升机构管理服务水平。

家庭寄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寄养家庭幸福感。寄养儿童的到来,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能给寄养家庭带来愉悦、获得幸福。对于空巢家庭来说,寄养父母的子女已成年,不在身边,养育寄养儿童可以填补自己的空闲时光和精神洼地;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,寄养儿童可以与自己的子女为伴,互动、交流、共同成长。

家庭寄养模式遇到的难题

寄养儿童看病难。寄养家庭大多位于郊区、比较分散,交通不便,如果孩子生病了,不能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同时对于重病、重残的孩子,他们的居住地距离社会专业康复机构较远,给康复训练带来诸多不便。

寄养儿童入幼就学难。同样,由于居住地、身体状况、智力发育等问题,再加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,导致许多适龄儿童尤其是身患残疾、重症和智力低下的特殊儿童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资源。

寄养儿童的行为问题。一是学习障碍——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往往无心学习,不爱做作业,这是普遍问题,也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。二是不良行为——有些儿童会在寄养家庭中偷窃钱物、玩具或未经允许随便翻动衣物。

家庭寄养模式中的社工介入

为有效破解寄养家庭面临的难题,可以专门在儿童福利机构家庭寄养部门设立社工岗位,配备专业社工,适时跟踪服务,动态管理督导,切实为寄养家庭提供规范化、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,比如寄养家长培训服务。

调查显示,一些寄养家长受教育程度偏低,法律意识淡薄,亲子互动知识匮乏。针对这种情况,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对寄养家长展开法律条文、家长角色与职责、儿童抚育照料与康复、亲子沟通技巧与支持服务等培训。

法律条文。主要讲解家庭寄养管理办法、家庭寄养工作制度、寄养费用实施细则及家庭寄养协议书的法律效力等相关法律规范,使寄养家长对相关法律条文有所了解。

寄养家长的角色与职责。在寄养工作中,寄养家长既是照顾者、安抚者、教育者等一般性角色,又是资料提供者、协同治疗者、经验教育提供者等特殊性角色,加强角色和职责定位是对寄养儿童提供贴心服务的前提。

残疾儿童的抚育照料与康复。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和心理特点,因此,家长除掌握儿童的生理状况外,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。强化照料与康复训练,目的是让寄养家长了解残疾儿童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,掌握日常生活中残疾儿童照料技巧和康复方法。

亲子沟通技巧。寄养家长领养孩子前,首先使其了解自己的家庭结构、家庭互动对自身个性的影响,协助家长让寄养儿童更好地融入家庭。

此外,还可以通过专业社会工作为寄养家庭提供儿童成长服务、亲子互动活动,以及在遇到危机事件或家长应对不了的儿童行为问题时,及时开展危机介入和个案跟进。  来源社工中国网

相关文章

上一篇: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困境与对策

下一篇:社会工作“去专业化”:专业化进程中的理论张力与实践反叛

友情链接: